美麗中國先鋒榜? | 創造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接力奮斗,三代塞罕壩人在風大寒冷、人跡罕至的塞外高原上成功營造出總面積1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80%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海,有效阻滯了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南侵。
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林場事跡作出重要指示:55年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上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范例。
塞罕壩早年曾是清王朝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同治年間開圍放墾,致使千里松林幾乎蕩然無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已經成為一片風沙肆虐的荒山禿嶺。
20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同志發出了“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1961年,林業部決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機械林場,并選址塞罕壩。
1962年,塞罕壩機械林場正式組建。按照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批復的規劃設計方案,塞罕壩機械林場承擔四項重任: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產中、小徑級用材;改變當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為遏制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研究積累高寒地區造林和育林的經驗;研究積累大型國營機械化林場經營管理的經驗。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127名大中專畢業生,與當地干部職工一起組成了一支369人的創業隊伍,拉開了塞罕壩造林綠化的歷史帷幕。
建場初期,塞罕壩氣候惡劣,沙化嚴重,缺食少房,偏遠閉塞。“一年一場風,年始到年終。”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43.3攝氏度,年均積雪時間長達7個月。塞罕壩人堅持“先治坡、后治窩,先生產、后生活”,吃黑莜面、喝冰雪水、住馬架子、睡地窨子,頂風冒雪,墾荒植樹。因缺乏在高寒地區造林的成功經驗,1962年、1963年連續兩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創業者們沒有放棄,很快找到了造林失敗原因:調運的外地苗木在環境惡劣的壩上地區“水土不服”,要想造林成功,必須自己育苗。
經過反復試驗,塞罕壩人摸索出了培育“大胡子、矮胖子”優質壯苗的技術要領,徹底解決了苗木供應問題。通過不斷研究實踐,改進了蘇聯造林機械和植苗鍬,創新了“三鍬半”植苗技術,大大提高了植苗速度。1964年,春季造林的號角再次吹響,創業者們開展了一場至今都令人激動不已的造林大會戰。奮戰3個晝夜,516畝幼苗根植地下,造林成活率高達95%。塞罕壩的造林事業從此駛入快車道,從1962年至1982年的建場20年間,在這片沙地荒原上共造林96萬畝,總計3.2億余株,“美麗高嶺”重現生機。
截至2018年,塞罕壩人累計撫育森林300余萬畝次,使林分結構更趨合理,林分質量更加優良。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森林培育專家感嘆:“塞罕壩處于森林、草原和沙漠過渡地帶,三種生態景觀歷史上互有進退,是全國造林條件最艱苦的地區之一。”但塞罕壩交出的成績單卻令人驚訝:單位面積蓄積是全國人工林的2.76倍,塞罕壩人用不足全省1.5%的有林地面積培育出了全省7%的林木蓄積。2014年,林場獲得中國CFCC森林認證證書,塞罕壩機械林場向可持續經營之路邁出了堅實一步。
在2013年2月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張承地區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統籌推進提出要求: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同步解決京津周邊貧困問題。2014年早春,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和推動下,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這一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塞罕壩所在區域的生態地位。塞罕壩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植樹造林敢攻堅,改革發展不停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使塞罕壩這座“綠色銀行”青山常青、蔭澤后代,林場在建場以來多次造林難以成活和從未涉足的荒山沙地、貧瘠山地等“硬骨頭”地塊實施了攻堅造林工程。截至2019年,林場將完成全部10萬畝攻堅造林工程,幼樹成林后,全場森林覆蓋率將由現在的80%提高到86%的飽和值。
今天的塞罕壩作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每年產生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42億元,涵養、凈化淡水1.37億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1.41萬噸,釋放氧氣57.06萬噸。
“吃祖宗飯,斷子孫路不是能耐,能夠還祖宗賬,留子孫糧才是本事。”塞罕壩機械林場職工中流傳甚廣的這句話,道出了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的大道理。
塞罕壩地處國家級貧困縣境內,脆弱的生態環境和區域貧困在地理空間上高度耦合。如何找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點,是擺在新時期塞罕壩人面前的最大考題。
木材生產曾經是塞罕壩林場的支柱產業,一度占總收入的90%以上。近年來,林場大幅壓縮木材采伐量,最近五年已降至40%以下。對木材產品收入的依賴減輕,為資源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嚴守生態紅線,塞罕壩建立了極嚴格的林業生產責任追究制,一旦發現超蓄積、越界采伐林木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堅決追究責任。
今天的塞罕壩,綠水青山帶來真金白銀,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塞罕壩四季皆有美景,是華北地區知名的森林生態旅游勝地。塞罕壩林場在保證生態安全的前提下,以森林旅游觀光游為主,適度開發旅游,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購、娛”旅游配套產業鏈。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均50萬人次,一年門票收入4000多萬元。
近年來,塞罕壩人把最擅長的育苗投入產業經營,建設了8萬多畝綠化苗木基地,培育了云杉、樟子松、油松、落葉松等優質綠化苗木。1800余萬株多品種、多規格的苗木,銷往京津冀、內蒙古、甘肅、遼寧等全國十幾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
2015年林場啟動開發森林管理碳匯項目,2016年8月塞罕壩林業碳匯項目成為華北地區首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注冊成功并簽發的林業碳匯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國簽發碳減排量最大的林業碳匯自愿減排項目。塞罕壩首批森林碳匯項目計入期為30年,其間預計產生凈碳匯量470多萬噸。2018年達成首筆造林碳匯交易3.6萬噸,標志著塞罕壩的碳匯產業邁出實質性一步。
綠色產業發展為林場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撐,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郁郁蔥蔥的林海,成為林場生產發展、職工生活改善、周邊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
視覺上的塞罕壩是綠色的,精神上的塞罕壩是紅色的。塞罕壩林場幾代黨員干部和職工用生動實踐深刻詮釋了對黨絕對忠誠的內涵。
林業周期長、見效慢。“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選擇了林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就是選擇了清貧。塞罕壩人始終牢記“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涵水源”的重托,一代代人奮斗不息、接力不止,終把茫茫荒漠變成百萬畝人工林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塞罕壩人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強化資源管護鞏固生態建設成果,以科技創新推進增林擴綠,以優化結構促進林業永續發展,不斷提升林場建設的現代化水平。
面對高寒、高海拔的惡劣自然條件,一代又一代塞罕壩人不僅克服了吃、住、行、醫等生活難題,而且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關,開創了國內使用機械栽植針葉樹的先河,創造了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的鮮活經驗。
塞罕壩森林的生態價值是木材價值的39.5倍,其每年產生的生態服務價值達142億元。良好的生態商機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其中不乏大型企業集團,但全被林場拒絕了,原因是他們的開發規劃看中最多的是經濟效益,缺乏對生態保護的實際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
塞罕壩的生態修復之路是艱辛的、緩慢的,塞罕壩雖然恢復生機,但仍然非常脆弱。塞罕壩人知道,絕不能為一時一地的蠅頭微利而障目,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塞罕壩人之所以能在高寒沙地上書寫綠色傳奇,創造生態文明建設的范例,就是因為他們內心真正想要綠色、血液中融進了綠色,始終堅信有了良好生態才能有更好發展、有了良好生態才能有美好未來。